孩子13岁了胆小怕黑,晚上不敢独自睡觉或进没灯的房间
千万不要再像那样强制他了,我不懂理论上的东西,但是我小时候也是怕黑,然后我一岁的时候断奶,我妈把我扔在我二嬢家,然后晚上天黑了我二嬢就把我关在门外,还是在农村噢,点灯光都没有,把我关了半夜,我哭得声音都哑了,才把我放进去,从那以后,我不止怕黑,连关灯睡觉都不敢,无论如何都要开一个夜灯,现在26岁,我26年睡觉没关过灯。晚上没光的地方打死不敢去,连睡觉翻身都不敢把背朝外面。所以,引导式的慢慢来吧,不要着急,你着急的时候想着知乎上有个奔三的人还怕黑就不着急了,哈哈。
关了灯的房间没有人会怕黑
1
关了灯的房间,黑暗成了最诚实的保护色,小时候总以为衣柜里藏怪兽,窗帘后躲幽灵,可长大后才发现——恐惧源于未知,而非黑暗本身,成年人的胆怯,常常是心里那盏"灯"没关:焦虑明天的工作、纠结未回的微信、复盘白天的尴尬……而真正的黑夜,反而让人卸下伪装。
2
视觉被剥夺后,其他感官会突然灵敏,空调的嗡嗡声像潮汐,窗帘缝隙透过的车灯是流星,手指划过被单的触感被放大十倍,这时才明白:黑暗不是敌人,它只是逼你换个方式"看"世界,那些白天忽略的细节,此刻都在寂静中开口说话。
3
独处的黑暗像液态琥珀,公司里被迫合群的笑脸、地铁上强撑的清醒、饭局中表演的幽默……所有碎片在黑暗里慢慢沉淀。当眼睛不再忙着接收信息,大脑才开始处理情绪,某个瞬间突然听懂某句歌词,或者原谅了三天前某个莽撞的决定。
4
最深的黑暗往往自带疗愈功能,就像被揉皱的纸在夜里悄悄舒展,我们总在看不见自己的时候,触碰到最真实的轮廓,所以别急着开灯——那个在黑暗里深呼吸的人,正在完成一场无声的蜕变。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我家孩子13岁了还怕黑,这正常吗?”
(叉腰叹气)哎,其实挺常见的!青春期孩子怕黑不全是“胆小”,可能是大脑发育敏感期对黑暗的联想过度(比如恐怖片后遗症),或者单纯缺乏安全感,我查了资料,10%-15%的大孩子仍有怕黑问题,关键看是否影响日常生活。
2、“孩子非要开灯睡,说关灯就害怕,怎么办?”
(拍肩)先别硬刚!试试“阶梯脱敏法”:①换小夜灯(暖光不刺眼);②陪他短暂待在暗房间聊天,慢慢延长时间;③奖励机制,比如独立关灯5分钟换个小愿望。重点:别嘲笑,说“没人怕黑”会让他更羞耻!
3、“怕黑是不是缺什么营养?比如钙?”
(翻手机备忘录)科普一下:没直接证据!但缺乏镁或维生素D可能加重焦虑,可以观察孩子是否同时易怒、失眠,建议先食补(坚果、深绿蔬菜),严重的话去医院查微量元素,别自己乱补钙!
4、“孩子自己嫌丢人,不肯配合改善,咋整?”
(压低声音)这时候要“曲线救国”!①用科学套路——“怕黑是原始人基因遗留,说明你警惕性高”;②找同龄榜样,比如他喜欢的UP主聊类似经历;③全家玩黑暗游戏(蒙眼摸东西),把恐惧变成搞笑互动。青春期孩子吃软不吃硬啊!
(顺手贴个冷知识:心理学发现,蓝色灯光比白色更能缓解黑暗焦虑,下次换灯泡试试?🌌)
本文来自作者[薄秀美]投稿,不代表永创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xcreate.cn/zlan/202505-281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永创号的签约作者“薄秀美”
本文概览:孩子13岁了胆小怕黑,晚上不敢独自睡觉或进没灯的房间千万不要再像那样强制他了,我不懂理论上的东西,但是我小时候也是怕黑,然后我一岁的时候断奶,我妈把我扔在我二嬢家,然后晚上天黑...
文章不错《孩子13岁了胆小怕黑,晚上不敢独自睡觉或进没灯的房间 关了灯的房间没有人会怕黑》内容很有帮助